close
  哈哈XD
這是我上學期修歷史的報告



《童年憶往》

一、大意

在中國社會實際運作中,家庭教育佔有很重要的環節,或許一個家庭如何教養子女乃屬私人生活的範疇,但在中國歷代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以使其子弟步入仕途為最高願望,再加上當時政府用人皆以科舉的方式為主要途徑,也因為這樣的原因,在一般家庭中就會各有一套特別的教育方針來以此為目標,藉以使其子弟將來能夠一舉成名而光宗耀祖。

傳統的幼教理想中,每朝代皆有不同,但其最終需達成的目標卻差不多,他們希望能夠達到:(1) 注重規矩和行為的訓練、(2) 應對請安、(3) 恭敬長者、(4) 學習謙讓之禮等四點,把握幼兒智愚未定而記性當強,易於塑造的特質,以及早成模打造定型。而在宋代廣為流傳的《童蒙須知》中,以「始于衣服及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灑掃清潔、次及讀書寫文字、及雜細事宜」等五項,其目的在於培養人格及人性中的天理,一般認為,倘若根基不植,並無從開始讀書頌經。

父母一切的辛苦都是為了孩子能因讀書而中舉而出人頭地,所以幼教的目的皆以提升智力發展為主,因此出現了幾個重要的特徵:

(一)    早學:一般而言,這是一個將學習進度超前的動作,其子弟可能在四歲後就開始識字讀經,殷切期望其子弟好學而早學的情況下進行,而這些代表未來前途無量的一群特殊兒童,常得長輩老師的寵愛,認為他們天資聰穎,必為可塑之才,最在明清時代這樣的情形大為風行。

(二)    幼蒙:最終的目的均在為幼兒的學前教育打下紮實的基礎,作為日後就學的準備,而各家的方式皆為不同,但皆因兒童年紀尚小,藉以激發其對學習進步的興趣,最常進行的內容有(1)識字、(2)作對、(3)口授經文,皆以利用生活中似乎十分自然而平常的場合,開始教導子弟做最簡單的辨物識字等智力活動,而其三中內容並不擇一而為。

(三)    自課:其理由在於對於外人的不信任且對於較貧窮的人家也是省下束脩的好方式,明確的表達對子弟幼教的一種重視度,一般而言,以父親為主,其次為祖父或母親,而後才為父系等其他長輩,其用意皆在於以長輩自課的傳統。

除了實際的教授外,另外的三種塑造力也是不容忽視的:

1.      利用管到設法說服誘導或脅迫子弟自幼選擇讀書仕進的目標

2.      極力獎勵並訓練子弟養成好靜而不好動的固定性格

3.      儘量禁止兒童發展出廣泛的好奇心而多樣的興趣傾向

加上以上三項的配合,讓幼教的效益發揮到最大。

雖然如此的方式不一定成功,但可看出在當時的社會風氣影響下,中國幼教文化盛行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

 

 

二、心得

  在現在的社會中,其實這種幼教一直存在著,甚至更加重視,也許是因為現在科技的進步,人們所學習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所以許多家長在子女還小時,就會開始培養他們許多興趣、能力、才華,也好讓子女們長大能成龍成鳳。

  這也讓我想到我姑姑在她女兒要上幼稚園前,就在想到底要讓她女兒念一般的私立幼稚園,還是雙語幼稚園,然而她考慮的層面是因為,現在的越來越重視語言,尤其是英文,而學習語言的最好時期就是從小開始接觸,越小學學習的效果會越好,所以最後她決定讓她女兒去讀私立的雙語幼稚園。在她女兒上幼稚園後,因為許多人在培養小孩子的才華時期也是從小開始,所以她也想讓她女兒能學些樂器,所以她就讓她學口琴,等她漸漸對樂器有接觸後,再看看她女兒想再學些什麼。除了樂器外,她還有讓她學珠心算,這樣能幫助學習數學的能力變強;讓她學書法,培養一些文學氣質以及訓練寫字;還有讓她參加許多大大小小的比賽,例如:朗讀演講比賽、書法比賽、英文演講比賽。總之,就是從小這樣培育她女兒,我記得當我聽到她這樣培育她女兒時,我問姑姑說:「這樣她不會很累嗎?」,姑姑沒回答,但之後我懂她的用意為何。因為姑姑從小的環境並沒有很好,想學什麼才藝,培養一些能力,甚至讀書都很困難,所以當她長大後,她就希望她的女兒能幫她實現這些,所以就培育她的女兒這些才能、興趣、能力。聽完的當下不禁感慨,感慨的不只是姑姑的過去,也為她女兒小小的感慨,畢竟這些都是大人想加諸於小孩子的想法,但她可曾問她女兒想要這些嗎,也許是我看到那滿滿的行程,早上要上課,中午好不容易休息一會兒,又立刻要準備上補習班,補到晚上回家還要繼續趕作業,試問,這種方式,真的能吸收嗎?或許該效法國外的方式,先讓小孩可以自由的發展,進而找到更多不同的興趣後再以興趣為目標,畢竟,在這樣方式下的小孩,其身心各方面一定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樣對小孩未來的發展真的會有益嗎?

  幼教固然重要,只是總希望現代人,不要因為這種方式,反而拉遠了原本沒有的距離……。

 

 

 

 

 

 

 

 

 

 

 

 

《婦人王氏之死》

一、大意

文中一開始,就在說明十七世紀中葉的郯城災厄不斷,在《縣誌》中很清楚也很詳細的記錄了這一切,地震、饑荒、蝗害、盜匪,讓這個地方不僅人口大量減少,實際耕作的田地面積也節節下降,所有的災禍降臨,他們並沒有被當時的政府所重視,或許有些看起來是種優惠,但事實上並沒有改善郯城的未來,他們根本就快活不下去了,甚至湧起輕生自殺的風潮,「懸樑自縊無日不聞,刎頸投河間時而有」正是說明了當然的慘劇,而那些想活下去的人,不只出現了賣妻的行為,就連食人也顯得理所當然。而郯城人相當迷信,半數以上相信鬼魂和法術,清朝廷大力推行的儒家中心思想及道德教條,在郯城的作用還遠不如一個時代久遠的概念。郯城人深信二千二百年前,孔子曾到此處向郯子求教,他們甚至能指出求教的確切地點,他們因此而立「問官祀」祭祀孔子,完全活在他們自己的世界裡。

文後開始介紹蒲松齡,雖然他並不住在此,但在他的名著《聊齋志異》中,很多與當時現實情形有關的記載,通通被用怪力亂神的方式寫入書中,這些結合幻想跟現實的內容,也以當時郯城的風土、人情作旁證,間接也映證了郯城的悲哀。

 

二、心得

  在上這堂課時,記得老師有說過,這是一個外國人著作的,也是很早就創作的,雖說是很早就創作,但卻很寫的很白話,一點都不難懂,而且,作者實際的查證了很多中國古著作,將這樣的畫面呈現在文中,在閱讀時,彷彿自己也置在其中經歷了那些災變。

  其中最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懸樑自縊無日不聞,刎頸投河間時而有」這的感受,看到這句時,莫名的使我想到一部電影《大逃殺》中的情結,在一個有限的資源下,一群人的生存模式最終會演化的情況,大家為了彼此求生存,最後就開始互相為了剩下的糧食有限,資源有限相殘殺;也讓我想到現在的M型社會,有錢的很有錢,貧窮的很貧窮,最後也許會慢慢的趨向,有錢的人因為有權有勢,開始自私為己,大量的炒作房地產、股票,建蓋許多高級設備、環境等等的,都是高消費的市場;而貧窮的人,只會越來越貧窮,越來越無法生存在這種高消費,高物質的地方,最後開始進行恐怖的饑荒、盜匪,進而演變成像文中「懸樑自縊無日不聞,刎頸投河間時而有」這種情況。

  生存在這種社會下的我,正好看到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發,或許是該讓現在的政府懂得這種趨勢未來會造成的可怕情形,或許我的想像是恐怖、誇張了些,但若這些不根治的話,只怕未來這種情況是會更加恐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ychan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